十年间,福州不动产登记发生了哪些变化?

滚动播报 | 2025-03-30 15:08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福州市按照统一部署,市县两级陆续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设立、职责整合、人员划转等工作,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平台“四统一”,共有10家登记机构、14个大厅、193个窗口、765人的登记队伍,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290万本、不动产证明287万份。

十年来,福州市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改革创新,打造“便利不动产登记”。2019—2020年,连续2年福州市登记财产指标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营商环境评价,被列为全国标杆城市。2019—2024年,连续6年福州市登记财产指标被列为福建省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2019—2023年,连续6次不动产登记经验做法被自然资源部总结推广。32项创新举措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省人民政府等推广。

十年间,福州不动产登记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分散办到统一。办房、地、林、海由分散的不同部门到统一登记,无需多次申请、多头领证。整合登记、交易职能,推行住房信息查询、交易管理、计缴税费、不动产登记“四合一”办证模式,98.7%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最多跑一趟”。全省率先上线全市统一登记交易信息平台,采用一套应用程序、一套数据库、一套业务办理标准,推进全市域登记交易业务数字化转型。

从现场办到线上办。在全国率先推出“外网提交,内网审核”的“网上办事福州模式”,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档案资料、图纸、电子权证线上查询、可视化地籍图线上随时“查房看地”、支持加盖电子印章生成查询结果。建立多渠道查询体系,按照不同查询主体,赋予不同查询权限,对于公检法、教育、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赋予“不见面”查询权限。

从人工办到自动办。搭建系统直连平台,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与金融信贷系统互联互通,申请贷款时即可同步办理抵押登记。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自动匹配、规则校验等,实现抵押登记全程“不见面”“秒批秒办”。抵押登记3分钟内,抵押注销登记10秒左右即时办结。在全省率先推出“二手房交易过户全链条智能网办”模式,实现二手房转移登记涉及的房源挂牌、房源核验、合同网签、档案查询、购房资格审查、产权过户登记、计税缴税、计费缴费、供水、供电、燃气、广电网络、公积金提取等13个事项,1次申请,全部线上办结。建立不动产查控直联机制,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和法院查控系统直连,深化司法协作,实现线上实时查控,提高不动产处置效率,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实现。

从多件事到一件事。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水、电、气、广电网络、公证、公积金等民生业务联动办理,实现“一手房购房一件事”“二手房一件事”“房产继承一件事”“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事”等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涉及银行抵押贷款的“带押过户”新模式,在“带押”情况下完成转移登记、买方新的抵押登记、卖方原抵押注销等多个办理环节。按照“一件事”的标准,对同一标的,涉及不同申请人,但关联密切的前后不同业务合并办理,包括将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抵押、解押、抵押变更、土地划拨转出让,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与抵押预告转本登记等合并办理。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成立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便民队,为重症患者、无法远距离行动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对已到实体大厅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设置特需服务窗口,实行“专窗绿色通道”服务。推出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开设企业服务大厅,实行开发项目“1+N”集成服务,推进“交地、开盘双同步”工作,开展常态化进企业进园区服务,即时响应企业需求。探索古厝办证,化解古厝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出台《福州古厝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指引》《福州市房产与规划建筑面积测算技术规程》,明确古厝面积计算规则、消防设计导则等,推动古厝资产盘活利用。(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