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光泽:“一只鸡”串起“共富链”
剔骨、称重、打包……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崇仁镇的一家脱骨鸡爪加工厂里,工人们身穿无菌防护服,在恒温18摄氏度的智能化车间中有序忙碌着。
“脱骨全程智能化控制,脱骨率能达到80%,既高效又卫生。”崇仁镇流通助理元振南指着生产线介绍道。
“以前不敢想,鸡爪也能变成‘金疙瘩’。”崇仁镇党委书记高丽萍笑道,“今年元宵节开厂以来,我们已经生产脱骨鸡爪380吨,实现产值1890万元。照这个势头,今年达到利润100万元没问题!”
工人们身穿无菌防护服,操作脱骨设备。崇兴食品厂供图
这条生产线背后,是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圣农集团深耕光泽县42年打造的“一只鸡”全产业链。
作为目前亚洲白羽肉鸡产能最大、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圣农集团集自主育种、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余料转化、产品销售、快餐连锁于一体,构建起了覆盖全产业链的闭环系统,真正实现了对“一只鸡”的“吃干榨净”。除了主产品鸡肉,该集团还实现了养殖废弃物通过资源化利用融入循环农业体系:鸡毛经脱水、高温高压等处理后成为优质水产饲料;鸡粪用于生产有机肥和发电;鸡油、鸡骨头可提取软骨素和调味料……
今年,圣农集团在光泽县启动首批脱骨鸡爪工厂项目,引进1500台自动脱骨设备,并通过“龙头带动,乡(镇)企共建”模式,在8个乡镇建设无骨鸡爪、肉串加工厂。这些加工厂正是圣农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的“乡村振兴工厂”,通过产业下沉,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崇仁镇的脱骨鸡爪厂车间,年近六十的村民丁华爱正熟练地分拣产品,“在这儿干活,每月能挣四五千块钱,活不重,离家也近。”说着,她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光泽县,像丁华爱这样“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了解,全县每3个劳动力中就有1人在圣农集团或其乡村振兴工厂工作,村民年平均收入达6万元。
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原种鸡。圣农集团供图
共富效应不仅体现在农民增收上,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8年以来,圣农集团协助光泽县各乡镇兴办、联办乡村振兴工厂,带动全县86个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所有村的村集体收入均超30万元。
“带领村集体办工厂,就是要将产业链深度嵌入振兴链,让广大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的收益。”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说。
脱骨鸡爪项目的落地,正是“一只鸡”产业链价值再延伸、带富效应再扩大的生动体现。
“圣农集团按每吨产品1000元的利润反哺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我们已实现纯利润38万元。”高丽萍表示,“随着人员增加和设备智能化升级,保守估计今年利润可达80万元。”
据悉,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带动4000多人就业、1万多人常住光泽,年产能预计达6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光泽县每个村(居委会)预计可增加村财收入12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泽县以“一只鸡”产业链为支撑、以一个个共富项目为抓手,帮助乡村实现自我“造血”,走出一条坚实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