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区委党校38名处科级学员赴“侨基因”科创基地调研学习
近日,2025年厦门市集美区委党校第三期处科级干部进修班38名学员奔赴科创前沿,先后前往华侨大学(集美)政产学研基地、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两大“侨基因”承载平台,开启沉浸式调研学习之旅,在触摸创新脉动中感受侨乡科创魅力,在交流探讨中激发奋进力量。
作为集美区政府与华侨大学联手打造的政产学研融合标杆,华侨大学(集美)政产学研基地深深烙印着“侨校+侨乡”的特色印记。学员们穿行于基地智慧空间,详细聆听该基地从蓝图到现实的建设历程,重点了解政校共建模式、管理体系及成果转化路径,并围绕政府扶持政策、海外侨智团队引进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据介绍,该基地紧扣集美重点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华侨大学侨校资源优势与科研力量,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截至2025年6月,注册(含入驻)企业累计达141家,企业总产值累计突破3.5亿元,转让专利技术成果至厦门辖区企业共74项,成为侨智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范例。
在华侨大学(集美)政产学研基地调研学习。
在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学员们在展厅与综合服务中心驻足调研,深入了解园区“侨元素+国际化”的发展特色。自2023年12月在厦门软件园三期揭牌启幕以来,园区构建起“线上平台+线下载体”的创新融合模式。线上打造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孵化服务三位一体的“云孵化”平台;线下布局“1+2+N”服务体系,同步配套移民事务服务站,为外籍人才提供便捷的停居留签证服务。依托集美侨乡资源与金砖合作契机,园区已牵手多国金砖伙伴及国际机构,推动福慧康智慧康养等“集美造”创新成果走向国际舞台,正朝着2028年建成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金砖科创标杆的目标迈进。
在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综合服务中心调研学习。
“这场调研学习,让我们更加清晰看到集美区该如何将侨乡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科创‘发展胜势’。”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调研学习既是思想洗礼也是实践课堂,深刻体悟到集美区以侨为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坚定步伐。大家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与侨智资源对接的“联络员”,为集美区打造“嘉庚”特色国际化支点城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文/图 王昌泽 林洁)
- 市县动态 更多》
- 从“重点突破”走向“全域覆盖” 诏安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
- 福建邵武:点石成金,山区里崛起“黄金产业”
- 泉州开发区:打造营商“强磁场” 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米”
- 龙岩上杭探索“嵌入式养老” 打造“没有离家感”的养老生活
- “十四五”闽西红土地上的跃迁:跑出“加速度”、迈上“新赛道”、绘就“幸福卷”
- 福建泰宁县推动古城修缮和活化利用—— 古厝新生,下足“绣花”功夫
- 飞“黄”腾达、吉庆有“鱼”!连江深水养殖100万尾大黄鱼丰收上市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领衔,古田食用菌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来了
- 平潭:血脉相连越走越近 携手共建共同家园
- 福州新区(长乐区):福清引水工程正式通水 松下片区告别“有管无水”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