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以文兴业,千年古县“造梦”诗和远方

市县动态 | 人民网 2025-05-19 10:55

一个千年古县能有多少种“诗和远方”的可能?

在翠屏湖的潋滟波光中泛舟品茗,在临水宫的雕梁画栋间探源寻脉,吃一颗香甜蜜桃,尝一桌菌菇美食,品古村诗意、书院人文……

翠屏湖一角。张良久摄

翠屏湖一角。张良久摄

群山中的宁德古田,是自然山水的宠儿,亦有生生不息的人文积淀。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翠屏湖群山环抱,水质碧澄;高岗草场、白溪草场绵延数里;“中国食用菌之都”声名远扬;水蜜桃、炮弹柿特色农业风生水起;临水夫人陈靖姑在这里得道,大儒朱熹在此授业;古村落与库区人家的袅袅炊烟温柔可亲。

时间沉淀而成的自然人文禀赋,是古田文旅产业的底气,让每一位旅人的体验“有文化”“有意思”,考验的是开发者的智慧。

古田早早就打出“又美又甜,快来古田”全域旅游品牌,将自然人文的“美”与菌果物产之“甜”浓缩在朗朗上口的口号里。以“生态+文化+健康”为核心,整合自然景观、传统信俗、特色农业等资源,打造集休闲度假、养生疗愈、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通过重大项目整合散落的文化资源,古田先后启动临水文旅提升工程、环翠屏湖产业园、诗歌小镇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文旅文化“聚落”。

临水宫。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临水宫。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投资4.5亿元建设的临水文旅提升工程将梳妆桥、临水宫祖庙、世界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园区等多个点位串联一体,形成集陈靖姑民俗信俗文化交流与展示、对台文化交流、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综合型临水宫祖庙朝圣胜境。

随处可见青砖黛瓦、飞檐斗拱,保留众多明清古民居、古巷道的瑞岩村正向诗歌小镇“蜕变”。“利用传统古村庄的小巷小弄作为平台,以用促保,不搞大拆大建,让‘一砖一瓦述说历史,一石一木承载乡愁’。”瑞岩村党支部书记杜立松介绍,为了实现望山、见水、留韵的效果,建设之初就明确了“去景区化、去商业化、去公园化、去城镇化”的旅游开发原则,避免用城市的审美介入农村,避免看传统村落就是看“古民居”,避免到了乡村都是白墙黑瓦,千村一面。

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别出心裁的创新探索,在古田的不少文旅场景中俯仰可见。

前洋村。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前洋村。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保留有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群的卓洋乡前洋村,近年来引进实景剧本游戏玩法,通过“活动定制+网红场景”模式,举办了诸如“秋收农耕体验”“五朝国风穿越”“实景剧本沉浸游”以及“追寻红色记忆”等形式新颖的体验玩法,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打卡”兴趣。

迎来“流量”的同时,村里开设古村私厨和乡间客栈,鼓励村民们运营农家民宿菜馆和乡间果园,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多元业态让“流量”留下,效果喜人。

面对“千人千面”的旅游需求,古田在“造梦”上的探索热情只增不减。越来越多“不重样”的文旅项目以年轻态、时尚味、高端化优势“入驻”乡镇。沿湖的发竹湾村、坂中村、新华村、钱厝村发展特色民宿;平湖圆瑛故里等打造集红色教育、禅修交流、文化研习、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园;杉洋、金翼、前洋、钱厝等为代表的金牌旅游村创建工作为古田旅游增加更多新的辨识度和记忆点……

幻化出多种多样的文旅“玩法”,不变的是“文化”这一核心支撑。古田县文旅局局长余兰认为,以文化引领去激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张力,是古田推进文旅融合大跨越的关键,“要学会讲故事,再美的风景没有故事也很难吸引人。”

作为一个有着丰盛人文自然条件的千年古县,古田没有躺在文化的“矿山”上“吃老本”,而是不断搜寻解锁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密码,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胜势”。“造梦”诗与远方,让文化可触摸、可体验、可共享,今天的古田为县域文旅融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乡土经验。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