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

今日关注—省内 | 厦门日报 2025-07-03 09:45
原标题: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

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依托厦门市和厦门火炬高新区积累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服务平台。图为高新区孵化企业万基生物实验室。(资料图)

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依托厦门市和厦门火炬高新区积累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服务平台。图为高新区孵化企业万基生物实验室。(资料图)

  打通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厦门市再添创新平台。近日,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成立,将重点聚焦诊断试剂和疫苗领域,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该中心是由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重点规划,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旨在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挖掘、对接、策划和落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厦门火炬高新区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构建了完善的创新生态,孵化并培育了致善生物、赛诺邦格等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成立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应时之举,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记者了解到,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突出人才、资金、服务等要素支撑,以“五个一”模式(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一只成果转化基金、举办一系列校友活动、挖掘一批储备项目)驱动成果转化链条高效运转,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

  “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以科技成果供给为抓手,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着力推动高校诊断试剂与疫苗科技领域科研成果和产业的“双向奔赴”,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助推厦门市生物医药和智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击

  驱动成果转化链条高效运转

  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关键。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创新推进“专家+管家”双轨制工作机制,着力弥合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鸿沟。

  一方面,该中心将搭建涵盖高校科研工作者、医院临床专家、技术经纪人等专业化队伍;另一方面,配备高新区服务管家,组建“技术导师+产业导师+资本导师”创新铁三角,为孵化项目提供包括成果供需对接、知识产权布局、融资对接和项目路演等在内的全流程服务。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依托厦门市和厦门火炬高新区此前积累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自建及共建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包括“智能医疗器械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心血管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接下来,该中心将以火炬高新广场及翔安创新实验室为核心区,打造“生物医疗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高性能医疗器械工程化服务平台”及疫苗开发转化平台、诊断试剂概念验证平台等,缩短创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设立一只成果转化基金

  入驻该中心的项目除了可享受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还有机会获得厦门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厦门市心血管产业基金给予早期风险投资支持。

  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已配套设立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主要投向厦门或意向来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造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目前,该基金已储备成果转化投资项目超40个。

  举办一系列校友活动

  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还将发挥“火炬创业成长营”品牌活动优势,链接校友资源,为入驻项目搭台助跑。

  据悉,厦门火炬高新区已连续两年与近10所高校共同举办“火炬创业成长营”,入营高校校友创新创业项目近百个,与复旦张江研究院、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已成功举办两届,累计吸引百余个高校背景项目来厦对接,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背景项目,累计助力16个创业成长营项目融资超3亿元。

  今年4月启动的2025年火炬创业成长营,在厦门、北京、苏州、广州四地同步征集项目,进一步聚合厦大创新团队、全国校友和国内各大高校创新资源,把高校“拉进群”,为入营项目提供全程免费培训及奖学金支持,促进产业对接、技术嫁接、资本联动等,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挖掘一批储备项目

  不久前,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福建省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实施方案》,聚焦医疗器械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源头创新。这一政策方向,与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为后续协同推进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当前,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积极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弘爱医院等对接,征集有转化需求的项目近60项,包括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便携式PSA快速检测仪”、核医学科的“肿瘤靶向肽TMP1的放射性诊疗探针”等,初步与高新区医疗器械企业对接,探讨科研项目合作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合作。(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郭文晨)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