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福外高级中学:让课堂“活”起来
在福州市福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福外高级中学”)的一堂生物课上,学生们“吵”得不可开交。他们分组研读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经典文献后,梳理出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证据支撑,通过制作对比表格、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清晰呈现科学理论的迭代脉络;围绕“长颈鹿长颈的进化原因”这一经典生物学问题,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辩论。
在福外高级中学的课堂,这种“吵吵嚷嚷”的场景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让头脑“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学生当主角的课堂,展现出 “高效能”教学的魅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许多人印象中,数学是枯燥的公式与题海。福外高级中学翟凤霞老师“颠覆”了这种认知,在她的课堂里,函数能解释人口增长规律,立体几何藏着建筑美学密码。她的课堂常以生活场景替代例题题海,以游戏化挑战替代机械练习、以数学史故事替代概念灌输来激发学习兴趣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也能解释世界、解决问题的乐趣。
化学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师主导、知识灌输”的模式,福外高级中学的老师更注重“学生主体”与“素养发展”。在课程设计上,他们思考得更多的是教学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问题、国家大事密切相关,这种教学创新与当下教育改革趋势不谋而合。
“谭老师不仅对物理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授给我们,使得抽象的物理理论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在学生们眼中,物理课任老师谭晓春的课堂充满“趣、情、美”。
生物老师章录文的课堂,则充满着探索的乐趣。他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深化理解。在讲解生态系统时,他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变化,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地理学科曹新富老师总能以巧妙设计勾起学生的探索欲。讲天气系统时,他设计了诸葛亮借东风和兵败上方谷两个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讲到高中地理最难懂的地貌形成时,他总结出“谈古论今”的解题成语,以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构建起“每天一棵树,高考一片林”的知识树体系。
让学生有更多收获感
从教了30年的谭晓春老师,带出了16名清北学子。他观察到,教室里的学生和以前相比变化越来越大,如何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获感?如何让他们在福外高级中学的三年变得更优秀?如何让他们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带着这些“灵魂拷问”,他与同仁们在课堂上不断创新求变。
王思雨老师创新采用模拟法庭形式通过法庭辩论深化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
政治课任老师王思雨用课堂实践来寻找答案。在如何用华为案例讲活知识产权的课堂上,她创新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织学生围绕“华为商标维权案”开展角色扮演,通过法庭辩论深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当看到华为全球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时,学生们自发讨论起创新保护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面对数学课堂上频繁出现的困倦眼神,数学科任老师程果独创了"生活π对论"教学法。她将二次函数化作过山车轨道,用概率论破解奶茶店优惠玄机,让排列组合变身密室逃脱密码。当学生们惊喜地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数列规律时,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打开现实世界的魔法钥匙,程果老师化身为手持钥匙的“魔法师”。
谁说公式只能死记硬背?课任教师李雅婷以《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为主题,巧妙融合传感器技术与 AI 辅助教学,打造了一节兼具“科技感”与“思维力”的高效课堂。“以前觉得v=ωr只是个抽象公式,但看到AI绘制的曲线后,发现半径与线速度成正比,规律一目了然!”学生们兴奋地分享道。
来自学生的好评让李雅婷老师格外感动,而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则给化学课任老师张明雨带来惊喜。在《烷烃的性质与结构》为教学主题的课堂上,张明雨老师创设“科技公司遭遇黑客攻击”的情境,让学生化身数据工程师,修复系统中缺失的烷烃知识。整堂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通过模型搭建、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任务,完成“识别-归纳-迁移”的深度学习,呈现出一派充满科技感与探究力的场景。
照亮学生的远方
“福外高级中学的学生特别有后劲。他们之前可能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或者中考时没有发挥好,但来到这里后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福外高级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萌发现。
福外高级中学举办首届班主任风采大赛一幕。
如何激发学生的后劲?在福外高级中学,师生关系被重新定义,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拓展为“成长同行者”。学校实施“一生三导制”,通过班主任领航,学业导师聚焦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生涯规划导师助力明确发展方向,生活导师护航日常习惯与心理健康,三导协同并进、互补联动的方式,构建覆盖学生成长全维度的支持网络。
在福外高级中学校长史亮看来,没有教师的燃烧,便无教育的火光。在福外高中,他着力“培养教育家型教师”,通过精细化评课、教研与高端培训,让教师“从知识入手,再深入到思想方法与职业追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最多中学排行”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取录62人排行第13名,福外高中的史亮校长、谭晓春老师、史晓力老师、孙立权老师都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职任教,深谙学校管理和教学之道。
在福外高级中学“暖”起来、“活”起来的课堂背后,是教学团队打磨多年教学光芒。曹新富老师提出“用高考试题设计视角破解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瓶颈”、谭晓春老师编著的50万字《高效课堂的N种教学模式》成为许多教师的案头指南、章录文曾带出全国高考福建省理科综合满分状元……
这份光芒,也照亮学生们的远方。“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提着灯站在楼梯顶端,给摸索的我们照明方向,那么我的老师就是教会我们自己发光,自己为前方的道路点亮光明。” 福外高级中学一名学生深有体会地说。(路华 巫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