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指标名列全市前茅 厦门同安上半年工商贸业、科技创新表现亮眼
人民网厦门7月28日电 (余乃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9%”“上半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通过验收的任务完成率78%”……近日,厦门市同安区科技和工信商务部门介绍了该区今年上半年工商贸业、科技创新等有关工作举措和瞩目成效。
今年以来,同安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致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通过出台一揽子惠企政策、首创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推动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常态化、加强市区协作赋能等一系列有力举措,进一步促进全区工业稳增长、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工业经济方面,今年上半年,同安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66.16亿元,同比增长11.3%,拉动GDP增速5.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3.7%,对全区GDP贡献率达78.7%,成为稳增长的核心引擎;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77.21%、较去年同期增加53.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15.2%)、机械制造(35.6%)产业链产值增幅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9%;今年以来,通过集约用地推动7个增资扩产项目落地,盘活用地26.4亩,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65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263.3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5.78亿元,同比增长22%。
商贸经济方面,全区批发零售业销售额累计完成1795.43亿元,同比增长10.9%;开展第六届同安消费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以4.97亿元的补贴资金撬动消费超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87亿元,同比增长6.4%;餐饮业营业额11.92亿元,同比增长5.4%;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完成3827万美元,同比增长63.9%。
亮眼的成效得益于同安区实施消费激活、政策扶持、场景创新等举措精准发力、协同推进:上半年,该区开展家电、3C产品、汽车、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活动,吸引77家企业、220家门店参与,累计交易笔数超101万笔,交易金额31.87亿元,兑付补贴近5亿元,拉动限上社零增长;出台《同安区关于推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企业稳产增效、供应链集聚等11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并在通过简化申报流程、加快资金兑付(已受理惠企资金9960万元,惠及63家企业)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同时,通过项目驱动赋能,指导10个项目纳入市级商贸流通试点储备库;通过举办第六届同安消费节“银城春日嗨购季”、“‘甜蜜经济’主题消费季”等消费促进活动,发放百万消费券,拉动消费超亿元。
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同安区加快健全培育体系,鼓励企业提档升级,支持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目前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91家、重点支持的优质中小企业33家;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42家,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净增数均超过100家;协同推进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全国高校光电显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嘉禾研究院等项目成功落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含)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68个;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半年全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通过验收的任务完成率为78%,位居全市第一。
据悉,同安区接下来还将筹备召开2025厦门新能源与新消费产业“四链融合”对接会,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动能;举办2025厦门啤酒消费季,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消费新热点,激发消费潜力,释放内需活力;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强化政策协调,从稳增长、促投资、扩消费、抓创新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