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电动赋能新质未来
近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北京联合国大楼发布《二十年二十佳——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报告》。凭借在重卡绿色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卓越贡献,宁德时代骐骥换电入选本次“二十年二十佳案例报告”。
宁德时代于2023年6月12日正式发布全球首创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骐骥换电。同年8月,全国首条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绿色物流专线——“宁德厦门干线”正式通车,同时,在宁德漳湾、长乐服务区、洛阳江服务区分别建设骐骥换电站,为往返宁德、厦门之间的电动重卡提供及时补能服务。
骐骥换电应用场景落地,是宁德市加快推动“电动宁德”建设的缩影。
2020年1月,宁德市制定下发《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进一步加快“电动宁德”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提出“电动宁德”建设计划,制定一系列工作措施、目标,加快全市重点区域电动化进程,营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良好生态,将宁德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样板城市。紧接着,省直十部门接力出台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持续在新能源汽车、光储充检、电动船舶等领域推进“电动福建”建设。
省市两级政策加持,“电动宁德”建设步入“快车道”,特别在一些重点领域,宁德市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据了解,自2020年起,宁德市每年出台《公务和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明确各有关单位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同时,宁德市还积极推动巡逻车电动化推广应用、示范。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拥有公务车3045辆,其中,新能源公务车344辆,新能源占比约11.3%,比重较202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宁德市已实现公交车电动化率100%、网约车电动化率100%、巡游出租车电动化率达90%以上。
不仅是电动汽车,宁德市在电动船舶领域也跑出了“宁德速度”。宁德市积极推动全市船舶修造企业向电动船舶方向转型升级,已初步培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总装建造、运营配套、场景应用的产业链体系,推荐申报省级电动船舶试点示范项目32个,涉及渔业辅助船、货船、游船、电动竹筏、公务船等领域。
今年以来,宁德市电动船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国内首批7艘满足沿海小船技术规则的纯电动渔业辅助船、2艘纯电渔排运输船以及5艘新能源试验船已投放福安下白石宁海村水域运行,全省首艘现代双层纯电动游船“茉莉号”、全省首批海上纯电清洁船在福安下水,全国首艘海上运营纯电旅游客船“屿见77”、福安水域自用交通客渡船等先后开工建设。
在古田翠屏湖,已交付的电动龙舟成为游客的新打卡点。截至目前,古田县已完成电动船舶专项规划编制、智慧景区打造、电动龙舟及电动客船建造等工作,正在推进环翠屏湖码头提标改造和新建航道工程、环湖电网改造扩容、对接岸线充电桩建设、打造不同的环湖村庄业态、引进水上游乐项目和打造夜景灯光工程等工作,以电动化驱动的“零碳文旅”风景画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我们还将打造新能源渔业辅助船舶应用场景、新能源清洁船舶应用场景、新能源拖轮作业应用场景,推动场景应用在更多的水域,赋能‘零碳’海洋。”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电动化能走多远?“补能焦虑”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宁德市加大投入补齐电动化基础设施短板,打通电动化推广普及的“最后一公里”,初步建成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截至2023年底,宁德市已建设公共充电桩(包括专用充电桩)5064个,实现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以10公里为服务半径的行政村全覆盖。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宁德会展中心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相继建成投用,超充站设计充电速率7分钟至8分钟即可补充2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实现新能源车主“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越来越方便的充电设施,是我选择换电动小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今年新能源购车补贴等优惠也非常吸引人。”刚购买了新能源车的市民林先生说。
不仅在生活领域,在生产领域的电动化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宁德市建成全省首批海上电动船舶充电站(宁德三都澳、霞浦七星、福鼎闽威实业、福鼎海之梦等中心渔排养殖区域9台双枪直流快充桩)。宁普时代在蕉城区漳湾镇建设换电重卡换电站,供电动渣土车换电,当前投入换电重卡25台,主要为漳湾港货物运输使用。
从“零碳码头”到“零碳岛”,从“零碳工厂”到“零碳园区”乃至“零碳城市”,电动赋能千行百业,也让“电动宁德”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宁德市将持续吸引集聚全球资源,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世界一流储能名城”“全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记者 张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