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硬核举措惠企 激发市场活力

市县动态 | 厦门日报 2025-11-01 12:19
原标题:硬核举措惠企 激发市场活力

窗口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咨询引导服务。记者 黄晓珍摄

  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监管执法等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法定监管职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推动者。今年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秉持“监管为民、服务助企”理念,聚焦经营主体核心需求,深入探索营商环境优化路径,全方位聚焦落实营商环境改革任务,从规范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优化公正公平的监管环境和竞争环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等多维度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提效能

  畅通市场准入退出“快车道”

  登记代理人信息管理制度怎么理解和执行?个体工商户转企如何“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省份”如何深化落实?股东已注销的企业该如何办理“代位注销”?……近日,市市场监管局“提升登记审批质效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开班,这些问题在培训现场都能找到答案。

  此次历时两天半的培训,紧密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及政务服务改革要点,聚焦新规执行、登记规范、食品许可制度、准营承诺即入制等方面开展,连模拟办事场景都被搬进课堂,全面检验各级窗口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及服务温度。这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推动窗口服务向 更温暖、更精准、更便捷 方向升级的有力举措。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聚焦经营主体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市市场监管局协同推进“个转企”一件事改革、代位注销、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多项举措,致力于优化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大服务”,全力构建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新生态。

  推动快速准入。率先全省上线运行“个转企”一件事服务模块,自行拓展企业用电、公共卫生、食品经营等8项特色联办业务,实现“个转企”线上专区、线下专窗“一站式”服务。在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联办事项,联合13个部门推出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迁移登记、开办餐饮店、开办超市/便利店等17个“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

  完善退出机制。率先全省出台“代位注销”登记指引,针对股东死亡、注销或被撤销等8类典型投资者“缺位”的特殊情形,分类明确代位注销主体及办理要点,破解退出难题。创新打造厦门特色“证照联销”模式,经营主体办理执照注销时,系统智能匹配该主体应办理注销的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同步生成审批流程,实现证照无感联办、一步办结。相关做法获评厦门市2025年度市级“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依托厦门市商事主体“一网通”平台,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经营主体设立注销、许可审批、年报公示、档案查询等业务中的应用,打造从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体系。相关做法入选福建省2025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获全省推广。

  智慧监管增质效

  打造信用修复“暖心站”

  2024年度企业年报工作已顺利结束,厦门市企业年报率达到98.36%。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厦门市场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年报宣传宣贯形式,制作的微视频《Hey,用Rap方式打开“年报”!》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荐展示,获评厦门市法制微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市场监管部门还通过流程整合、业务协同,推动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全市经营主体通过省“一件事”业务平台跳转进行数据填报,推动完成数据按需共享应用,“数据网上行”“企业少跑路”;上线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年报AI助手,帮助个体工商户以“边问边办”的模式快速准确完成年报。

  服务便利化让经营主体“生得快”,监管柔性化让经营主体“活得好”。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助企帮扶专项政策,设立信用惩戒“缓冲期”,强化事前失信警示提醒,通过实名制短信对经营异常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提醒;优化信用修复流程,推进信用修复事项“网上办”,网办率超过90%。对符合解除经营异常条件企业提交的申请,核准修复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试行个体户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助力失信经营主体快速激活、“轻装上阵”。

  市场监管部门还不断深化服务型执法,统筹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与“综合查一次”计划,制定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和“无事不扰”事项清单,形成双随机检查白名单库,有力推进市场监管协同检查改革,实现为基层和企业减负、提升检查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两减负”“两提升”的目标。

  公平竞争强保障

  构建市场秩序新生态

  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上,市市场监管局着力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构建起严密的监管体系。

  创新推进反垄断监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全国首个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海丝中央法务区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开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工作,辅导的5件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案获得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审查批准,总标的额约127.1亿元人民币。

  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向各政策起草单位发送工作指南,细化审查要求,提升初审质量。 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存量问题政策的修订废工作。优化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独立审查机制,提高公平竞争审查质效。落实公平竞争举报机制,及时清理违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市场监管部门还深入贯彻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聚焦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推进海沧区建设“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落地全省首单商业秘密保险,上线全省首个商业秘密交易项目专区,建立商业秘密证据互认机制,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存证系统,形成了一批具有厦门特色的商业秘密保护模式和创新举措。

  知识产权促创新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近日,集美区某美妆企业在集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的专业指导下,顺利完成保护中心备案并提交外观专利申请,仅用3个工作日便成功获权。这是厦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后的首例预审专利授权,为美妆企业应对外观抄袭、快速确权维权开辟了新路径,充分展现了厦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的效率与实效。

  为营造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知识产权服务优化,多管齐下:

  实施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以“司法+行政+X”工作模式,推动前端诉源治理、中端多元解纷和末端高质效审判无缝衔接,经验在全省推广。全省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退赔挽损与民事纠纷诉前协同化解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退赔挽损与民事纠纷诉前调解高效衔接,已为斐乐、亚瑟士等知名商标权利人挽损400余万元,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向全国推广借鉴的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获批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厦门分中心”,对接国家中心预警体系和国家级专家库资源,为厦门企业在境外遭遇“337调查”、商标抢注、知识产权侵权等提供公益法律支持和应对策略指导。

  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市市场监管局还选定海洋生物和氢能两个产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积极推进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2条知识产权产业链。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系列活动,促进银企合作。

  “创新服务不停步,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在路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得以顺利发展的土壤。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探索创新惠企便民的服务新模式、新举措,为企业创业、兴业、展业不懈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雪松 郑倩 廖园芳 王玉宏 林毅伟 李明伟)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