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兜牢民生底线 推动共治共建
	
厦门马拉松公益基金会开展“运动+阅读”公益助学活动。
	
在福建长汀县,厦门党员志愿者为南山中学教室安装灯具。
	
思明区蓝天救援队培训讲解索降装备使用方法。
	
同心慈善会为乡村老人拍摄个人照。
社会组织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有生力量。“十四五”期间,厦门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制度创新、改革驱动,推动社会组织在服务中心大局、助力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提供坚实社会力量支撑。
如今,全市社会组织总量突破9000家,涵盖经济、教育、医疗、公益、社区等多个领域。这些遍布城乡的社会组织,犹如一根根绣花针,以精准服务穿针引线,绣出基层治理的和谐图景。站在新起点,厦门民政部门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入、全面发力,激发社会组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更强动能与更大作为。
党建引领 红色根基筑牢发展之魂
“十四五”期间,厦门民政部门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市民政局把抓党建与促发展相融合,形成组织健全、覆盖全面、运行规范的党建工作格局。
截至今年10月,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共有下属支部186个,覆盖社会组织254家、党员929名;通过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党建大讲堂与“党务讲透透”课程等,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实地走访社会组织961家,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一批党建品牌不断涌现。其中,市建筑行业协会打造“党建动车组”,推动党员示范岗全覆盖;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形成“七个一流”阵地体系,激发青年创业活力;市导游协会树立“鹭导先锋、畅游天下”品牌,展现红色引领新风尚等。
党建引领的成效,正转化为书写社会贡献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期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闽宁协作,开展结对、签订协议、建立联系、推进帮扶,发动帮扶款物总额约1250万元;开展就业服务活动41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84个,推动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6998个,展现出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改革赋能 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厦门民政部门始终把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市民政局坚持以便民服务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驱动,系统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持续提高审批效能。
围绕审批事项标准化,市民政局细化梳理“五级十五同”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登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社会组织相关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审批服务“三减一提升”全面落地,“即办件”占比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均达100%,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改革还体现在制度创新上。市民政局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提前介入行业协会筹备环节,从章程到选举全流程规范指导;同时,配合市数据局推进“一窗综办”改革,将34项事项纳入跨部门无差别综合窗口,社会组织登记进入“智慧审批”新阶段。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有社会组织9040个。其中,社会团体183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56个,基金会43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5709个。厦门社会组织数量、质量“双提升”,已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中9000家的预期目标。
除此之外,厦门还深入落实民政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持续壮大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让更多基层群众受益于“家门口的治理创新”。
严管并举 综合监管体系更加健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能治理。“十四五”期间,厦门民政部门持续推进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建设,以法治化、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组织治理水平。
市民政局推动“互联网+监管”改革,依托“智慧民政”平台升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登记审批、年报、等级评估、活动异常名录等信息一体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在线预警等手段,社会组织监管也从“事后查”转变为“全程管”。
在评估机制上,市民政局深化第三方评估改革,优化评估结果应用场景,推动评估结果直接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享受税收优惠、获得资助奖励、参与评比表彰等相挂钩,激励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提质发展。截至目前,全市5A级社会组织97家、4A级165家、3A级251家。
监管与服务并重,治理与激励并行。市民政局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管理、“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行业协会商会减免会费257家次,减免金额5234万元,惠及企业13558家。
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市民政局建立全市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合执法格局。“十四五”期间共查处非法社会组织88家,开展各类检查1574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433份,督导1377家社会组织完成问题整改,注销社会组织715家,撤销登记222家,责令停止活动7家,警告处罚7家,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文/记者 翁华鸿 通迅员 赵龙海 潘珊珊 图/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