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四季花开”“城乡融合、双向奔赴”……厦门五年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人民网厦门11月3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其中,去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优良率99.5%”“去年万元GDP耗电472.6度、耗水5.7吨,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1/8”“通自然村道路100%硬化,通行政村道路100%双车道,自来水普及率100%,农网供电可靠率99.99%”“14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62.3%,从1.06亿元增至1.72亿元”……3日,“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会举行。
本场发布会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廖华生作主题发布,并从“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绿色发展、高效治理”“城乡融合、双向奔赴”“农民增收、日子红火”等关键词着手,全方位展现“十四五”时期厦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成就。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发布会介绍,五年来,厦门蓝天更加透亮,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其中,2024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优良率99.5%,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日常呼吸“标配”,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常客”;水质更显清澈,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00多公里,85%以上建成区实现雨污分流,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保持100%,优质水占比从20%提升至66.7%,石兜水库和汀溪水库水质均达Ⅱ类;大海更为湛蓝,整治修复滨海湿地150公顷,红树林超过170公顷,海漂垃圾密度全省最低,市民游客亲海戏水更舒心。生态向好,万物有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跃入游客镜头,200多只珍稀鸟类栗喉蜂虎在五缘湾自然保护区哺育雏鸟,成千上万候鸟飞越千山万水来杏林湾越冬,厦门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城市绿意盎然,植树造林近1.8万亩,森林抚育近10.8万亩,新增改建园林绿地1800多公顷,建成绿道310多公里,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乡村清爽洁净,1200多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90%,生活垃圾率先做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绿盈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厦门坚持“绿色发展、高效治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坚决向高耗能、高污染说“不”,其中,2024年万元GDP耗电472.6度、耗水5.7吨,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1/8,鼓浪屿近零碳景区、火炬高新园区等6个案例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典型;用法治和机制守护绿水青山,先后制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河湖长制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持续构建“从山顶到海洋”保护治理大格局,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每一条河流、每一片山林都有人管有人护;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筼筜湖美丽河湖、军营村“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等3个案例,分别入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实践案例库,海漂垃圾治理机制、低值废弃物回收利用、排污监管全链条集成创新等14项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在“城乡融合、双向奔赴”方面,全市通自然村道路100%硬化,通行政村道路100%双车道,自来水普及率100%,农网供电可靠率99.99%,行政村5G通信网络、宽带、快递服务全通达;城乡学校100%建立帮扶或教育共同体,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161所农村幸福院,率先实现镇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近300家公益性村卫生所全部纳入医保管理,就医报销比例平均达95%。此外,在硬件联通、服务优化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精品示范项目近1600个,精心推出“厦乡趣”小程序,为市民及周边游客提供旅游新思路。
在“农民增收、日子红火”方面,厦门市通过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乡村“好风景”正在变成“好钱景”。数据显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年营收从1021亿元增至1303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43家增至59家,18家次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612元增至36345元,连续20年保持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0:1缩小到2.09:1,发展成果更公平地共享,城乡一体化更坚实地迈进。
而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厦门市坚持以系统性观念全方位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根据厦门海域湾中有湾的特点,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修复受损岸线,形成优美的滨海生活岸线和海洋生态景观。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该市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面积149.76公顷、岸线长度7.648千米;新营造红树林面积41.4085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20公顷;修复沙滩长度2.5公里;滩面清理402.07公顷。对维护沿海海洋生态安全、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功能、提供公众亲海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期间,厦门市还围绕提升审批质效、强化要素保障、深化柔性执法等方面,接续推出生态环境领域服务经济稳增长助力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首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清单和行政检查“无事不扰”事项清单“三单”联动机制,全市共189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不予处罚事项从27项增加至50项,近五年对符合条件的220家企业不予、从轻、减轻处罚,减免数额1485.17万元,有效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廖华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厦门市将持续深化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在城乡和鸣中见证乡村振兴,在山海交响里看见美丽厦门。
当天,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柯玉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伟文、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也出席新闻发布会,分别就厦门市在海洋生态修复、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引客下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